隨著玉米優良品種及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推廣,玉米產量明顯增加且連年豐收,但近幾年玉米偏早收獲的問題普遍存在,直接影響了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推廣玉米適時晚收技術,不用投入任何成本就可增加產量5%~8%,而且籽粒的色澤、亮度等外觀品質明顯增加。
形成玉米收獲偏早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玉米收獲還沒有實現機械化,工作量大,戰線長,所以要及早下手,早騰茬、早種麥,群眾普遍存在搶收搶種的心理;二是玉米種植密度大了,施肥量大了,推遲了成熟期,還沒到季節就收;三是玉米是高稈作物,收獲晚了怕遭偷失。近幾年生產實踐證明,小麥早播并不好,小麥凍害、倒伏等情況大都跟播種偏早有關,所以搶收搶種要適當。至于偷失只是個別現象,只要大家都適時晚收,群防群管就好了。
適時晚收,即當玉米苞葉干枯松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時,籽粒達成熟期,此時收獲產量最高?,F在生產上種植的緊湊型品種有“假熟”現象,苞葉白皮后還需8~10天才能成熟,因此,在生產上若不影響小麥種植,晚收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一般晚收8~10天,可增產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