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21日至4月30日,市委第七巡察組開展涉農項目資金和災后重建提級巡察。6月14日,市委巡察組反饋了巡察意見。按照《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現將巡察整改情況予以公布。
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存在短板,實現“旱澇保收、穩產增產”目標有差距
1.建設項目存在實施區域重疊問題。2011年以來,范縣共建設高標準農田49.64萬畝,重疊面積14.4萬畝,僅2021年就重疊3.4萬畝。如,2021年王樓鎮、白衣閣鄉項目區重疊1.3萬畝;顏村鋪鄉項目區重疊1.3萬畝;辛莊鎮項目區重疊0.8萬畝。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明確一名科級干部牽頭,與省農業農村廳、市農業農村局對接,調取范縣2011-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圖,對重疊部分進行核實、登記。二是嚴格制定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對照上圖入庫圖紙,去掉設計中重疊的部分。三是將2022年高標準農田設計報告及圖紙上報省農業農村廳、市農業農村局進行審核。四是舉一反三,委托第三方,重新規劃2023年至2025年計劃實施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避免重疊問題再次發生。
完成情況:已完成。
2.前期論證調研不充分。沒有考慮到范縣土壤堿性特質因素,導致林木種植成活率不高,群眾對此意見較大。如,2019年種植的5943棵白蠟樹,僅存活3292棵,存活率55%。2020年楊集片區,溫小屯村、宋洼村種植楸樹1411棵,實際存活883棵,存活率62.6%。
整改成效:一是由農業農村局負責,各鄉鎮配合,采集2022年范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域土壤樣本19個,送至第三方進行化驗分析。二是召開分析研究會,邀請縣林業局、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對化驗數據、土壤酸堿性、范縣基本農田林木種植問題等情況進行分析、研討、論證。三是根據范縣實際情況,再確定2022年范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域內栽植樹木種類、數量等方案。從化驗結果來看,范縣土壤偏堿,專家建議種植柳樹。目前,已確定種植柳樹3168棵。
完成情況:已完成。
3.存在“非農化”“非糧化”現象。201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新增耕地330畝,其中楊集鄉馬廠村附近大片坑塘改造項目被納入了水系連通項目,未做農業用途;2021年王樓鎮、白衣閣鄉實施的1.3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中,將2千公斤土壤調理劑發放給濮陽市普惠源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用于設施農業,未用于糧食生產。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安排工作組與縣水利局進行對接,對楊集鄉馬廠村附近大片坑塘改造項目進行調查分析??犹辆C合整治的首要功能是調蓄水,馬廠坑塘連通丹水和菱花店溝兩條骨干排溝,并與辛楊干渠相連通,整治后可以做到旱能蓄,澇能排,對農業生產作業重大。水系與坑塘互聯連通,可以實現水量的空間調劑,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效率。同時增加水的流動性,能夠改善水生態環境及提高鄉村人居生活質量。目前坑塘的進、退水閘及渡槽已建設完成,范縣水系連通工程全部完成,社會效益、經濟生態效益逐步顯現。二是研究討論范縣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實施方案,擬定《范縣人民政府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的通知》文件,已以縣政府文件正式出臺。三是擴大規劃設計范圍,積極與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對接,并邀請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到我局對全體干部職工開展“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知識講座”,加強部門之間溝通協調,避免出現重復設計、重復施工現象。四是與王樓鎮結合,將違規發放給濮陽市普惠源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用于設施農業的2000公斤土壤調理劑全部追回,并根據實施情況,將逐步發給群眾,用于糧食生產。
完成情況:已完成。
4.違規改變資金用途。2020年范縣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智慧農業基地)違規投資125.6萬元修建管理處;2021年項目第四標段,違規使用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修建孫劉黃村連村路。
整改成效:一是認真研究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指南》(豫農發〔2022〕3號)文件精神,將違規投資125.6萬元修建的管理處,作為范縣高標準農田信息中心,建設智慧農業管理平臺,發揮資金效應,避免資金浪費。二是孫劉黃連村路是王樓鎮孫劉黃村、大趙村、魯莊村等高標準農田片區的一條主要交通要道,由中建聯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經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后實施的一部分工程,雖然建在孫劉黃村,但實際上是高標準農田區域內的主要通道。三是在2022年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中,實事求是,聯系實際,與鄉鎮密切配合,精準設計,絕不出現類似問題。
完成情況:已完成。
5.招投標過程監管不嚴,涉嫌存在圍標串標等問題。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討論如何規范招投標程序、避免出現圍標串標現象;二是強化監管力度,成立范縣農業農村局項目監督領導小組,縣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魏福民同志任組長,抽調派駐紀檢組、計財股、內審股等相關股室人員任成員,對農業農村局項目招投標實施全過程監管。
完成情況:已完成。
6.項目建設內容變更較大。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至三標段、設備采購標工程量變更較大,涉及金額較多。實施計劃金額4650.13萬元,合同金額3760.47萬元變更金額889.66萬元,占實施計劃金額的19.13%。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對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至三標段、設備采購標工程量變更較大問題進行研究,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剖析,同時安排調查組,對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備采購部分進行重新審查,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結算。目前,已據實結算。二是根據中央、省、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要求,嚴格制定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嚴格變更程序,嚴禁上述問題再次出現。
完成情況:已完成。
7.項目審核評價把關不嚴。未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展測繪、勘察、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等成果審核,2020年《范縣3.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耕地質量評價及地力評價報告》應設35個采樣點,實際僅采樣3個,向縣委縣政府提供的數據,存在計算錯誤、糧食產量不實等問題。??
整改成效:一是組成工作組,對剩余的32個采樣點進行采樣。二是委托科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濮陽分公司制定項目測繪、勘察、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等成果審核。三是舉一反三,縣農業農村局成立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王丙臣同志任組長,嚴格規范項目審核評價程序,嚴格把關,準確計量相關數據。
完成情況:已完成。
8.“重灌溉輕排澇”。澇災排水設施嚴重不足,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多是修建毛渠和細渠,“怕澇不怕旱”的問題較為突出。2021年全縣21.05萬畝耕地受淹,占總耕地面積的41.1%。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對照以前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項目設計目標和方案,對“重灌溉輕排澇”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明確下一步設計方向。二是和2022年高標準農田設計方進行對接,增加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的排澇、清淤工程數量,建設既能灌溉又能排澇的溝渠,增加高標準農田抵御旱澇災害的預防措施。
完成情況:已完成。
9.“重水肥輕改良”。大部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僅簡單實施深耕深松、投放有機肥等項目,地力提升效果不夠明顯,土壤鹽堿、板結問題未根本解決。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對照以前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項目設計目標和方案,對“重水肥輕改良”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明確下一步設計方向。二是由農業農村局牽頭,各鄉鎮配合,采集2022年范縣高標準農田區域土壤樣本,委托第三方進行檢驗。三是根據檢驗結果,比如土壤樣本酸堿度、有效菌、氮磷鉀含量等,制定2022年土壤水肥改良方案。
完成情況:已完成。
10.糧食持續穩產增產目標未能實現。如,2020年濮城新建1.7萬畝高標準農田,2021年夏糧產量卻減產671.5噸。·
整改成效:一是安排工作組,對2020年濮城新建1.7萬畝高標準農田進行調查,分析夏糧減產原因。二是組織農業農村局專家團隊,與濮城鎮對接,積極與群眾進行溝通,加強其田間指導管理,確保糧食持續穩產增產。
完成情況:已完成。
11.項目建后管護力度不夠。《范縣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辦法》規定的20元/畝管護資金實際未撥付。通過座談了解,楊集鄉十里莊村群眾反映2019年扶貧辦實施項目機井水泵配套設施一年內即大部分損毀,只能自備潛水泵提水灌溉;對深耕深翻項目連續三年未能按期按量竣工的施工單位沒有進行追責。
整改成效:一是按照20元/畝的標準,已向縣政府申請資金100萬元,將2019年至2021年實施的10.7萬畝高標準農田納入管護范圍,由濮城鎮、王樓鎮、楊集鄉、辛莊鎮等4個鄉鎮成立管護隊伍,強化高標準農田項目管理。二是安排整改工作組到楊集鄉十里莊村進行調查。目前,楊集鄉十里莊村周邊共有機井7眼,均系2019年前實施,由于維護不到位,造成機井配套設施被損毀,無法正常使用。三是協調楊集鄉政府,由縣農業農村局和楊集鄉政府共同出資,由十里莊村干部負責維修,目前,7眼機井已全部整改完畢,能夠正常使用。四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對連續三年未能按期按量竣工的深耕深翻項目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制定實施方案時存在不切合農村實際問題,只考慮按照片區進行深耕,沒有考慮到農村現有群眾青壯年出去務工,剩余老年、婦女無法配合耕作,造成深耕深翻項目連續三年未能按期按量完成任務。下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力度,將根據地域不同特點,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
完成情況:已完成。
12.推進項目建設進度辦法不多、效果不佳。如,河南天灌糧倉及生產車間改造項目,應于2021年2月3日完工,白衣閣鄉陳樓村等產業項目電力配套工程,應于2021年12月24日完工,至巡察組進駐,上述兩項目均未竣工。
整改成效:一是及時研判,對河南天灌糧倉及生產車間改造項目和白衣閣鄉陳樓村等產業項目電力配套工程進行專題研究,對其緩慢原因進行分析研判。二是建議縣政府成立天灌大米遺留問題協調小組并進駐,督促協調解決遺留問題。三是7月8日下午,縣長王小鵬、縣委副書記王俊超、縣人大黨組成員李彬、副縣長郭獻忠帶領縣政府辦、發改委、市場監管局、楊集鄉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范縣大米市場開展調研,現場研究解決遺留問題。四是組成整改工作組,加強督導,倒排工期。至目前,白衣閣鄉陳樓村等產業項目電力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河南天灌糧倉及生產車間改造項目正在整改。
完成情況:正在推進。
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不到位,扶貧產業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問題較多
1.對產業長遠發展的缺乏系統謀劃。扶貧產業存在片面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的現象,熱衷于“短平快”的產業基建配套項目,缺乏對長期產業、深加工龍頭企業的培育,實施的基礎配套類項目較多,2019年實施項目79個,其中,基礎配套類項目65個,占比82%:2020年實施項目89個,其中,基礎配套類項目47個,占比52%。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整改會議,對農業農村局2019年以來實施的產業項目進行分析研判。2019年農業農村局共實施產業項目36個,全部是基礎類項目;2020年農業農村局共實施產業項目21個,其中,基礎類項目15個;2021年農業農村局共實施產業項目4個,其中,基礎類項目1個?;A類項目逐年減少。二是完善2022年產業項目庫,培養壯大龍頭企業,2022年已經實施的產業項目1個,河南順清食品加工項目,總投資約8000萬元,其中政府投資約3500萬元,是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不再實施基礎類建設項目。三是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延鏈補鏈強鏈,以慶豐農業、潔田農業、順清食品、永和食品、牧原集團為依托,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選準做強特色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慶豐農業、潔田農業、牧原集團發展勢態良好,順清食品項目正在建設。
完成情況:已完成。
2.扶貧產業鏈條延展不夠。如,小龍蝦水產養殖需到外地進行后期加工,產業鏈條不完整,產品附加值低;陳莊蓮藕種植項目縣政府投入大量扶持資金,但對銷售渠道謀劃不夠,因銷路不暢造成“豐產不豐收”,挫傷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整改成效:引進集加工、冷藏、銷售于一體的順清食品加工項目,明確一名分管副職全程負責,建立臺賬,壓茬推進。截止目前,標準化廠房,冷庫外立面已完成安裝,冷庫庫板安裝已完成60%,辦公樓主體已封頂,設備已生產完成,待資金撥付后進場,深水井已完成,3臺變壓器已安裝完成,11月底可建成投產。
完成情況:已完成。
3.產業收益率較低。2019年、2020年共投入項目資金1.95億元,分紅收益354.9萬元,僅與總投資額1.82%,遠低于帶貧協議約定的6-8%的收益率。
整改成效:一是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針對2019年、2020年縣農業農村局實施的57個產業項目進行分析;二是組成工作組,對57個產業項目帶貧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對其分紅情況統計上報,協調配合鄉鎮,根據帶貧協議約定,督促產業項目主體上交分紅。三是舉一反三,對農業農村局2018年以來實施的產業帶貧項目進行實地檢查,核實帶貧情況,限期完成績效兌付。
完成情況:已完成。
4.個別扶貧產業項目涉嫌存在套取政府獎補資金的情況。
整改成效:一是再次認真學習研究《范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獎補辦法》、《范縣溫棚瓜菜產業發展獎補辦法》、《范縣畜牧養殖獎補辦法》(范脫貧辦〔2018〕101號)以及《范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范縣扶貧產業鞏固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范政文〔2020〕10號)文件精神;二是按照文件要求,安排工作組對前期實施的獎補項目進行重新摸排核實,刪除不符合要求的項目。至目前,范縣符合獎補條件的項目共39個,已形成文件,上報縣政府審核。至目前,已兌付獎補資金419萬元。
完成情況:已完成。
5.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缺失。部分村集體經濟項甘末計入村資產,存在資產流失風險。如,2020年陸集鄉總投資977萬元的金沙潤豐育苗基地集體經濟項目、南楊莊食用菌大棚種植集體經濟項目等4個項目,顏村鋪鄉總投資375萬元的林堂草莓種植基地項目、后玉廟村集體經濟項目等4個項目,均未計入村集體資產。
整改成效:一是顏村鋪鄉4個扶貧產業項目形成資產已計入相關村固定資產;丁沙窩勵志肉串加工集體經濟項目、南楊莊食用菌大棚種植集體經濟項目已計入村固定資產,石王野瓜果基地集體經濟項目所有手續已辦結,9月底賬務結轉時計入村固定資產;陸集鄉金沙潤豐育苗基地集體經濟項目屬于入股分紅,不需要入村固定資產。二是擬定了《范縣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施方案》,已于2022年7月4日以縣政府文件印發。方案明確監管的機構、職責和人員,以制度文件明確和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改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提高村集體經營管理水平,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利益和農民合法權益。
完成情況:已完成。
6.個別項目資產損毀流失。2020年都市生態園稻蟹種養基地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部分地埋電纜線裸露于地面,且未連接變壓器,造成機井無法正常使用。
整改成效:一是召開專題會,對該類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完善移交程序,督促鄉鎮嚴格監管;二是協調電力、龍王莊及原產業項目施工方,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目前,變壓器已經連接,機井已經正常使用。三是舉一反三,對近三年來,農業農村局實施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排查,立整立改。
完成情況:已完成。
7.人居環境整治有短板。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脫離農村實際,巡察組抽查陸集鄉柯沙窩村16戶、張莊鎮崔樓村5戶、范自富村3戶沖廁器使用情況,約60%不能正常使用。
整改成效:一是安排人居環境整治調查工作組到陸集鄉柯沙窩村、張莊鎮崔樓村、范自富村進行實地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配合陸集鄉政府,注意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二是安排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現場指導,至目前,陸集鄉柯沙窩村16戶、張莊鎮崔樓村5戶、范自富村3戶等共24戶衛生改廁已整改完成。三是7月14日,縣政府副縣長郭獻忠同志,召開全縣2019年以來農村衛生改廁情況摸排調查推進會,對農村衛生改廁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四是范縣農業農村局成立農村衛生改廁督導組,深入各鄉鎮辦開展農村衛生改廁及人居環境問題排查督導檢查,嚴格考核。實行“一周一督導一通報,一月一排名”,對整治效果明顯的鄉(鎮、辦)進行通報表揚,并授予“流動紅旗”;對整治效果不明顯進行通報批評,授予“流動黑旗”。至目前,下發督查通報23期,給濮城鎮、王樓鎮等鄉(鎮)頒發紅旗,給陸集鄉、辛莊鎮、顏村鋪鄉(鎮)頒發黑旗。
完成情況:已完成。
三、落實各項監督檢查反饋問題整改責任不到位,常態長效推進整改落實和成果運用有差距
1.問題整改不夠徹底。如,2021年市審計報告反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緩慢、撥款不及時”的問題未整改到位,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目前仍未完工。
整改成效: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對2021年市審計報告反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緩慢、撥款不及時”的問題未整改到位和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目前仍未完工問題進行逐一分析研究;二是成立督導小組,針對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立臺賬,倒排工期,強化督導,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市、縣級驗收已完成。
完成情況:已完成。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察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
聯系電話:0939-8686886;
郵政地址:范縣新區德政街西段;
電子郵箱:fxnyncjbgs@163.com.??
???????????????????????????????
????中共范縣農業農村局黨組
????????????????????????????????202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