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載篳路藍縷,四十載櫛風沐雨,四十載逐夢前行,城市在歲月流逝中拔節生長,人民生活在改革發展中日新月異,夢想在砥礪奮進中變為美好現實。40歲,標志著人生由此邁進不惑之年,但就濮陽市而言,卻是正值青春、風鵬正舉。從石油化工“一枝獨秀”,到“三大”“三?!碑a業蓬勃發展,再到“一高、四新、兩能”產業彎道超車、換道領跑,濮陽努力在全國資源枯竭城市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從昔日沉寂的阡陌原野,到今朝生態宜居的幸福之城;從“單色調”的石油城,到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九城二獎”;從解決溫飽到邁向全面小康,從存在諸多民生短板到逐步實現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病有優醫、老有優養、住有優居……這40年,承載了濮陽賡續夢想、艱苦創業的深切回憶,更蘊含著濮陽高質量轉型發展、奔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巨大能量。4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帶領勤勞勇毅的龍都兒女,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追求,乘風破浪、奮勇前行,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陽嶄新篇章。
資料圖片
濮陽建市40年來的崢嶸歲月,就是一部工業化鑄就的發展史。1975年,濮參1井噴出工業油氣流,中原油田誕生。1983年9月,為支援中原油田勘探開發,國務院批準成立濮陽市。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依托豐富的油氣資源,濮陽迅速成長為一個新興的石油化工城市,并形成了以油氣采掘為基礎、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的工業體系。隨著中原油田油氣產量下降,我市圍繞“油頭、化身、輕紡尾”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2011年11月,我市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面對發展困境,濮陽市先后提出“以工興市”“產業強市”等戰略,規劃建設占地65平方公里的新型化工基地,提質發展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和現代家居、羽絨及服飾加工、生物基材料“三?!碧厣a業,企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其中,規模以上化工企業達到162家,基本形成循環化產業鏈條,全市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河南省的近1/5。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制造業倍增行動,加快構建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動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先進制造業體系,為現代化濮陽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我市完成生產總值1889.53億元,是建市之初的145倍;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1482.55億元,是建市之初的276倍;工業增加值實現545.59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38.5%。40年來,我市工業企業實現了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79家,其中營收超100億元的企業有2家、營收在50億元至100億元的企業有4家、10億元至50億元的企業達20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8家,省級頭雁企業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省級綠色工廠14家,國家級質量標桿2個、省級質量標桿7個,省級智能工廠12個、智能車間39個,省級產業研究院1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8家。40年來,我市工業產業加速蝶變升級、實現華麗轉身——化工產業“一基五鏈六園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產業鏈風電裝備生產和綜合服務基地成為全省重點發展的風電基地,食品加工業營收突破600億元,現代家居產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的接續替代產業集群,羽絨制品業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建成全國首家聚碳新材料產業園區,綠色涂料產業園被工信部列為“高端綠色專用涂料”優先發展產業承接地;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成為全國兩家之一、河南省唯一一個重點扶持的示范性產業集群,生物經濟產業納入全省“一核、五基地”產業布局;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向千億級躍升。搶抓國家布局氫能產業風口和“鄭汴洛濮氫走廊”建設重要機遇,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條正在加速形成,成功舉辦2022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濮陽)峰會、2023濮陽氫能產業發展大會;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成功創建省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質檢中心,智慧醫療產業園加快建設,類腦智能醫療車交付投用,人工智能醫療儀器設備實現產業化,自主研發的超聲診斷機器人廣泛應用于全國870余家醫院……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市連續三年在全國67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績效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

?劉暢/攝
奔流不息的黃河,孕育了濮陽開放包容、創新發展的城市特質。建市以來,濮陽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重要動力,以改革破障礙、解難題、促轉型、增動力;主動把發展的“小氣候”融入全國甚至全球發展的“大環境”,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貢獻更多濮陽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殷切囑托,認真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蒞濮調研時提出的“六個新”發展要求,突出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主題,以“1236”戰略布局為引領,推動“六大轉型”、實現“六大轉變”,加快建設“四個濮陽、一個高地、一個中心”,由區域邊緣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開放前沿邁出了堅實步伐。始終把工業經濟作為全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定盤星”,調結構、促轉型、快發展,千億級產業集群揚帆遠航?,F代服務業蓬勃發展,雜技產業獨樹一幟,第四屆、第五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和中國首屆極限運動大會、中國BMX自由式聯賽總決賽等國家級大賽在濮陽成功舉辦,產業融合結出豐碩果實,濮陽著力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牌。作為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市,先后打造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4支國家級科技航母艦隊。省、市級實驗室加快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60家。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濮陽著力打好創新驅動發展牌。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順利通車,濮陽進入“高鐵時代”;“升”字形鐵路網、“三縱三橫”高速公路網、“九橫七縱”干線公路網初步形成;文23儲氣庫一期工程建成注氣,二期工程順利推進,衛11、文13西儲氣庫注氣投運,建成華北地區最大地下儲氣庫群;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全線貫通,引黃入魯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用,實現了一泓清水潤雄安、悠悠黃河澤齊魯。濮陽作為內陸地區的邊緣城市正在快速連接開放前沿,著力打好基礎能力建設牌。從“中華第一龍”橫空出土,到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中華詩詞之市等金字招牌攬入懷中,濮陽成為集“九城二獎”于一身的中原名城;大力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城市功能品質大幅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濮陽著力打好新型城鎮化牌。執筆繪田園,但見“綠富美”。濮陽不斷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向深入,繪就出了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畫卷。穩步提升糧食產能,2022年糧食總產達到60.4億斤,首次突破60億斤大關,創歷史新高?,F代農業加快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22家,四大農業特色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50億元。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臺前縣、范縣、濮陽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31.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市638個貧困村全部高標準出列。大力推進黃河灘區居民搬遷工作,10.3萬灘區群眾喜遷新居。持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動農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榮獲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先進市;著力補齊短板,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車,榮獲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市域創建示范市。實現丹江水全域覆蓋,在全國率先推行全市城鄉供水同源同質,蹚出了農村供水“規?;?、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的新路子。招商引資實現突破。五年來,引進國內外500強和知名企業82家,一批龍頭型、基地型項目相繼落地;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433.3億元,增速連續位居全省前列;濮陽海關設立運行,省級以上出口基地達到7個,在全省率先開通中國(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專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全國首推一碼集成、一照準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積極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事項占比位居全省第一。政府采購監管、投訴處理2項改革入選國家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拿地即開工、“六零”服務等做法全省推廣,我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價連續三年居全省第4位。重點改革縱深推進。實施國資國企改革重組,“1+N”市屬國有企業體系架構基本建成。完成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9個開發區率先掛牌成立。農村綜合改革入選全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我市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體推進試點市。

?吳承雨/攝
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濮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辦實事、惠民生各項工作,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普惠于民。作為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我市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作全省領先、全國領跑,“1+3+N”智慧城管體系助力城市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從井蓋和路燈等的管控,到垃圾分類清理,到高品質供水供氣供暖……城市運行的每一次脈搏跳動,都從末端神經收錄到一顆超級“大腦”里,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這不僅僅是技術賦能,更彰顯了“人民城市”的要義。對于一座城市中的人而言,什么樣的愿景最動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夢想和追求。這同樣也是濮陽建設高品質城區的目標追求:城鄉一體化發展腳步加快,“15分鐘服務圈”覆蓋全市城區,市民群眾出門能就近辦事、辦成事;建設更多街心綠地、口袋公園,人民群眾“推窗見綠色、漫步進公園”;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濮陽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在40年波瀾壯闊的征程上,濮陽鐫刻下為了人民而奮斗的堅實足跡——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02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分別是1983年的146.7倍、73.9倍,年均增長13.6%和11.7%。百姓生活更有保障。就業持續提升,過去五年全市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06萬人,總數達118.68萬人次。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教育事業優先發展,高等教育、義務教育、幼兒教育實現長足發展;健康濮陽建設加快推進,“看病難、看病貴”得到有效解決。百姓生活更有品質。BP機、小靈通、“大哥大”已成過往,通信網絡實現了從2G到5G的躍升,全市5761個5G基站,實現鄉鎮以上城區以及農村熱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5G用戶突破160萬戶,占比達39.7%,居全省第2位。百姓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人均預期壽命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時的74.6歲提高到2021年的77.89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則分別下降至2.25‰、3.01‰、9.11/10萬。百姓養老更有底氣。僅過去五年,我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幅度就超過40%,為困難群眾發放低保金16.39億元、特困供養金6.22億元。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新市工人文化宮、市圖書館新館、市體育館(場)、國際雜技文化產業園、中原油田展覽館等先后建成投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文化盛宴……從富起來、強起來到美起來,從溫飽到小康,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涌現并得以滿足。40年間,濮陽的為民初心恒久如初,人民的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正是這座城市的民生溫度,繪就了龍都人民的幸福底色。近年來,我市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連續11年被表彰為信訪工作成績突出省轄市,連續8年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省轄市,連續5年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優秀市,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劉志洋/攝
四十載風華正茂,九萬里風鵬正舉。站在城市建設4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濮陽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面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階段新機遇新挑戰和全市人民的新期盼新希望,全市上下決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突出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主題,以“1236”戰略布局為引領,以實施制造強市戰略為路徑,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加快建設富強濮陽、生態濮陽、創新濮陽、幸福濮陽,加快打造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豫魯冀省際區域中心,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陽絢麗篇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到2025年,經濟實力、內生動力和區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指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規模倍增發展,培育形成2個千億級、3個500億級、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實現“六個轉變”。到203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產業整體邁向中高端,創新型城市建設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城市能級品質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富強濮陽、生態濮陽、創新濮陽、幸福濮陽和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豫魯冀省際區域中心。實現這一宏偉藍圖,我們以“1236”戰略布局為引領——“3”就是打造交通物流樞紐、華北能源樞紐、北方水利樞紐“三大樞紐”;“6”就是推動“六大轉變”:推動資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轉變,推動中原油城向中原氫城轉變,推動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轉變,推動沿黃生態發展區向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轉變,推動區劃邊緣向豫東北門戶樞紐城市轉變,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向黃河流域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強市轉變。在推動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上培育新動能。加快打造創新高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強化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功能,助推形成更多百億千億級產業集群。在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上展示新風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鄉村更富更美更宜居;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讓城市更有韌性更加智慧;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上取得新突破。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在推動創新開放發展上實現新跨越。構筑高能級開放平臺,提升豫東北門戶樞紐城市的鏈接度和影響力,高質量推進招商引資,擴大深層次對外經貿。以制造業高質量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濮陽實踐。推動“兩能”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四新”產業提速擴能,推動傳統產業蝶變升級。40歲的濮陽,正處在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攻堅時刻。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唯有實干,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起跑線上,乘著黨的二十大浩蕩東風,濮陽上下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實施制造強市戰略為路徑,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新時代濮陽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濮陽實踐,譜寫新時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陽絢麗篇章!
來源:濮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