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

今天,是國際檔案日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09日 點擊數: [添加收藏]

塵封的檔案記錄著歷史

也傳承著精神

今天,是國際檔案日

一、國際檔案日的由來

194869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一場專家會議,會上決定成立國際檔案理事會(ICA)。


國際檔案理事會ICA

200711月,為慶祝200869ICA成立60周年紀念日,ICA全體成員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年度全體會議上投票決定,將每年的69日定為國際檔案日。從此,國際檔案日成為世界檔案界的一個盛大節日。

二、國際檔案日的意義

國際檔案日,為世界的檔案工作者推動本國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有助于提升檔案在大眾、政治家、決策者以及贊助機構中的地位,改變檔案部門和檔案專業的形象,讓檔案界發揮出它最充分的意義,從而建立起更大的信心與社會互動。

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的開展,展示檔案工作者的風貌,積極搭建檔案與公眾交流的平臺,增強社會檔案意識和公民的檔案法制觀念,也使檔案工作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擴大了檔案工作服務社會的能力。

三、新中國的“國際檔案日”回顧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決定自該年開始,把每年的69日即"國際檔案日"作為檔案部門的宣傳活動日。2020年,第十個國際檔案日,為配合做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主題宣傳,今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主題為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

四、世界記憶里的的中國風采

為更好地保護文獻遺產、留存珍貴的人類記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92年發起了世界記憶工程項目。我國已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呢?

我們一起來認識這里面的中國記憶

《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1997

(圖片來源于知網文獻庫)

《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成為入選第一批《世界記憶名錄》的珍貴檔案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的記憶的項目、全世界首個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音響檔案,?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記錄了20世紀5090年代間大量鮮活的傳統音樂文化事項,?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清代內閣秘本檔》1999

(圖片來源于湖北省檔案館《檔案記憶》)

《清朝內閣秘本檔》是清初內翰林秘書院(內閣前身之一)依據文書保密制度,將日常例行公事的文書中重要文書謄抄一遍而形成的檔案文獻。涉及到中西交流史上比較重大的事件,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交鋒的過程。抄寫這批檔案所使用的是比較成熟的滿文,對了解當時的時代特色和滿文的字詞結構、語法等具有重大意義。

《納西東巴古籍》2003

(圖片來源于知網圖片庫)

納西東巴古籍是納西族東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用于記載東巴教的各種儀式,是東巴文化的凝聚與升華,其內容涉及多種學科,被譽為納西族的百科全書。此外,東巴古籍文獻為納西族東巴自制土紙做成,紙質堅韌厚重,全部古籍由自制的墨和竹筆寫成,訂成線葉裝。鑒于東巴古籍特有的內容和形式,決定了這份文獻遺產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和再造的。

《清代大金榜》2005

(圖片來源國際檔案理事會)

金榜是中國古代封建科舉制度標志性的檔案文獻,是科舉考試的最高級殿試的成績榜。金榜分大金榜、小金榜兩種。小金榜是大金榜的副本,呈至宮中供皇帝御覽。大金榜則懸掛于宮墻外,告示天下。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金榜是光緒20年,也就是1894年殿試大金榜。大金榜長大約有19——20米,高大概是80——90厘米。它是滿漢合璧的。漢文一般在它的右部,滿文在左部。

《清代樣式雷圖檔》2007

(圖片來源于知網圖片庫)

樣式雷為中國清代宮廷建筑匠師家族。始祖雷發達(16191693),清初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六代后人都在朝廷樣式房任掌案職務,歷時200余年,負責過北京故宮、北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設計的圖樣繪制、燙樣制作,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雷氏家族設計制作的建筑燙樣獨樹一幟,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設計程序的重要資料。

《本草綱目》2011

(圖片來源于知網圖片庫)

《本草綱目》是由中國明代李時珍編著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內容涉及醫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諸多領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該書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18世紀至20世紀期間,《本草綱目》被全譯或節譯成英、法、德、俄、韓等20多種語言文字,再版100余次,在世界廣泛流傳,成為西方許多領域學者的研究對象。

《黃帝內經》2011

(圖片來源于知網圖片庫)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性著作,成書于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國戰國時期。該書系統總結了公元前二世紀以前中國古代傳統醫學的實踐經驗,揭示出中醫學的生命觀、思維方式和認知方法?!饵S帝內經》所構建的理論體系和醫療模式至今仍被傳統醫藥學運用并為西方醫學借鑒,是世界醫學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好見證。

《中國西藏元代官方檔案》2013

(圖片來源于《中國檔案》)

《中國西藏元代官方檔案》形成年代久遠,于元代時期,蒙古帝國橫掃亞歐大陸,該檔案記載了元朝帝王頒布的法律政令和帝師與地方政務官提出的規章條例,蒙古執政者通過詔書和敕令統一了西藏,再現了西藏正式納入祖國行政版圖的過程,還呈現了西藏獨特的政教合一統治模式的雛形,入選的《中國元代西藏官方檔案》共22件,有4份圣旨、5份法旨和13份鐵券文書。

《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2013


(圖片來源廣東省檔案館)

僑批是清代以來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憑證的全稱,又稱銀信。一百多年來承載著千百萬海外華僑華人對故土眷戀和對僑鄉經濟支持的僑批成為華僑華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歷史符號,也成為今天具有世界意義的人類共同記憶。由廣東、福建兩省聯合申報,列入了《世界記憶名錄》的共有16萬件。

《南京大屠殺檔案》2015

(圖片來源于中國檔案報)

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嚴重罪行,?《南京大屠殺檔案》包括日軍當時自拍的屠殺照片,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記錄影片,被稱為中國的安妮日記的國際安全區工作人員中國婦女程瑞芳日記、戰后中國政府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調查檔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偵查、起訴、審判日本戰犯檔案等。這些檔案真實記錄了19371213日至193831日期間,日軍在南京所犯的滔天罪行,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歷史事實。


《甲骨文》2017

(圖片來源國際檔案理事會)

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時期,記錄著商代大量的史料,商代前后許多古史上的問題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其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穿越數千年,作為世界文明的瑰寶,成為人類共同的記憶遺產。

《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2017

(圖片來源國際檔案理事會)

這批檔案是19世紀至20世紀末期蘇州絲綢產業在技術研發、生產管理、營銷貿易、對外交流過程中直接形成的、由紙質文圖和絲綢樣本實物組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共?2.95?萬余卷。對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很大作用。

《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年至1886年》2017

由中國和葡萄牙聯名申報,這批檔案是清代的官、私中文文書,主要形成于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其主體是澳門同知、香山知縣及縣丞等地方官員在行使中國對澳門管治權的過程中,與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之間進行文書往來所形成的地方衙門檔案,匯集體現了中國對澳門擁有領土和統治主權。

——本文內容來源于《中國檔案知識服務平臺》



[ 打印文章 ]
综合热の国产热の潮在线_jizz国产在线_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下载_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A
<td id="88esq"><option id="88esq"></option></td>
  • <wbr id="88esq"></wbr>
  • <option id="88esq"></option><tr id="88esq"></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