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關注惠農新舉措④培養新型農民為首要
培養新型農民列為首要
80萬科技示范戶來帶動
有資料表明,全國4.97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學及以下的占40%,培養新型農民成為農業部今年為農民辦的首要實事之一。
農業部今年將在3萬個村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在實行整村推進的基礎上,每村確定40名農民作為基本學員,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培訓。培訓機構進村開展集中培訓的時間不少于15天,現場指導不少于15次。另外,還將以貧困地區、糧食主產區、勞動力主要輸出地區和革命老區為重點,對350萬農民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后轉移就業率不低于80%。
從2005年開始實施的“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規模,農業部計劃今年在全國800個縣構建農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機制,培育80萬名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1600萬名普通農戶,爭取達到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5%以上。
免費提供測土配方施肥
補助建設沼氣服務網點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幾年來成效顯著,今年我國將有1.2億農戶享受到免費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預計技術推廣面積9億畝以上,實施區域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畝均節本增效30元以上。今年,中央財政補貼資金11.5億元,項目實施縣將達到1861個,覆蓋全國2/3以上的農業縣。
此外,今年全國力爭新增農村戶用沼氣500萬戶。中央將投資30億元,補助建設280萬戶農村沼氣。以西部和糧食主產區為重點,以“一池三改”為基本單元,推進“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循環農業發展。中央補助建設6700多個鄉村服務網點,新增服務能力覆蓋沼氣農戶290萬戶,新增農民沼氣生產工3萬人。
繼續實施良種補貼項目
擴大范圍促農增產增收
農民要增收,良種良法缺一不可,今年將繼續實施良種補貼項目,并擴大范圍。農業部今年將利用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對農戶購買良種豬精液進行補貼,每頭能繁母豬補貼40元,計劃幫助100萬戶農民改良生豬品種。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50萬戶奶牛養殖戶,共400萬頭奶牛提供優質奶牛冷凍精液。通過項目實施,擴大奶牛良種覆蓋范圍,提高奶牛單產水平,增加奶牛養殖戶收入。
今年將為植膠農場和農戶提供800萬株優質橡膠樹種苗,使海南、云南和廣東三省植膠區共4000個植膠農戶(或農工)享受補貼政策,加快天然橡膠優良新品種的推廣速度,提高單產水平,提升我國天然橡膠的供給能力。此外,2008年還將增殖放流漁業苗種數量150億尾(粒)以上,沿海和內陸150余萬專業捕撈漁民將直接受益。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創建基地促進產銷對接
農業部今年將著力扶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其基礎設施和加工、運銷等設備進行補助,開展合作組織管理人員和業務輔導員培訓,組織有條件的專業合作社與城市超市、連鎖店開展產銷對接,實現產品直銷,增強合作組織的服務能力、開拓市場能力和建設優勢農產品與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的能力。
對592個國家級貧困縣進行“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開發、認證、管理等方面的免費培訓;創建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的“快速通道”,建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實施標志使用優惠政策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