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新聞

【壯美黃河行】黨旗指引脫貧路,黃河灘區煥新顏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15日 點擊數: [添加收藏]

中國搜索開封9月8日訊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這里是九曲黃河的最后一道彎,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沙丘遍布,土地貧瘠,收成低下,人們生活困難。60年代初,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這里查風口治風沙,找到了治理風沙的方法并取得成功,留下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財富。然而,戰勝了風沙的張莊村人,直到本世紀初仍然沒有擺脫貧困,是著名的國家級貧困村。

2014年3月總書記親臨蘭考調研指導工作。面對總書記的探望和殷切期待,張莊村人備受鼓舞,村“兩委”向總書記鄭重承諾,保證在3年內摘掉貧困村帽子。

張莊人說干就干,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引領脫貧致富之路。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人凝神聚力建設“夢里張莊”,全力打造全國文明村鎮。

【壯美黃河行】黨旗指引脫貧路,黃河灘區煥新顏

基層黨建強起來,帶領群眾富起來。全村五十多名黨員牢記總書記的囑托,首先從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做起,從黨員自身建設做起,提高村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團結帶領群眾大干、苦干,全面開啟了脫貧致富的新征程。

鼓勵村民向銀行貸款發展養殖業。兩年來,80多戶村民共從銀行貸款400多萬元,養殖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村“兩委”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發展蓮藕種植、水產養殖、現代農業。此外,張莊村還建了80座大棚,種植了優質品種的哈密瓜和甜瓜,村民們可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作為養殖大村,張莊村每天產生的有機肥數量巨大,村“兩委”決定通過“四議兩公開”,利用扶持資金建一個有機肥處理廠。同時,轉包土地100多畝,建設一個雜果采摘園。這兩個項目,在美化生活環境的同時,增加了張莊村的集體收入,讓張莊村基層組織建設更有活力。

結合焦裕祿精神教育實踐活動,發展特色旅游業。張莊村以全國掀起的學習焦裕祿精神熱潮為契機,在精準扶貧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六、七戶閑置荒涼的院落,進行精心設計,突出鄉村特色,成立了鄉村游項目,經營起“夢里張莊”的旅游模式,開展得有聲有色。村內不少人家蓋起了樓房,多數鄉親對院落和房子進行了改造,無論是新建或改造,充分突出鄉村特色,一家一戶,村味濃郁,形態各異,農家小院十分別致,古色古氣。

依托新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打造的“夢里張莊采摘園”,園內百花盛開,五彩繽紛,更有片片的經濟作物與各類瓜果,蔬菜等等,既有大棚栽培反季節的,有還時令生長的。不僅能讓人一飽眼福,還能感受到親手采摘的樂趣,更能領略到園內的美景,欣賞到異樣的濃郁風情與獨特的田原風光。

建設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焦裕祿帶領翻淤壓沙的巨型雕塑。再往里便是展現蘭考“四面紅旗”和張莊除“三害”的場面。從不同的側面展現除“三害”的特點,將當年蘭考的風沙、鹽堿、洪澇,展現于世人,以秦寨的決心,雙楊樹的道路、韓村的精神,趙垛樓的干勁,張莊的治沙經驗“貼上膏藥,扎上針”等,多個側面彰顯了“蘭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面貌。讓來參觀與觀光旅游的人們既有感慨,又受教育,還能領略到“夢里張莊”不斷發展變化的魅力,詮釋了弘揚焦裕祿精神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2015年張莊村被國家旅游局定為紅色旅游扶貧重點村。

2017年3月全村與蘭考同時脫貧,向小康邁進。

[ 打印文章 ]
综合热の国产热の潮在线_jizz国产在线_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下载_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A
<td id="88esq"><option id="88esq"></option></td>
  • <wbr id="88esq"></wbr>
  • <option id="88esq"></option><tr id="88esq"></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