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民勤人馬俊河植樹12年 “我愿用身體阻擋沙化的腳步”
?“傻瓜”植樹12年 只為家鄉多點綠
民勤人馬俊河:“我愿用身體阻擋沙化的腳步”
??? 很多人努力拼搏是為了“衣錦還鄉”,他卻從城市回到農村,為了保護沙漠中的家園傾力奮斗12年,他就是馬俊河。他放棄了在城市中打拼的一切,回到民勤努力治沙,人們背后都說他“傻”,而他,只是不想將來“無家可歸”。為了守護家鄉民勤,他在民勤堅守12年,和8700多名志愿者種下了2.8萬多畝防風固沙的梭梭林。
為了不讓家鄉“消失”他毅然回到家鄉搞綠化
馬俊河現在生活在甘肅省民勤縣,一個曾經水草豐美的沙漠綠洲。這里曾經富庶一時,如今卻因為沙塵暴而“著名”。有數據顯示整個民勤降水量稀缺,年均降雨量僅11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卻高達2460毫米,是降水量的24倍。簡直無法想像,缺水的日子,那里的人們是怎樣度過的。
2004年,有專家說,按當時沙漠化的速度,再有17年這里兩大沙漠合攏,地下水枯竭,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民勤縣也將隨之消失。當時在外打工的馬俊河看到關于17年后民勤即將消失的報道后,算了算,自己不到40歲就要無家可歸了。
2006年,馬俊河等人以互聯網為載體,發起成立“拯救民勤志愿者協會”,并組織大批志愿者一起到民勤種梭梭。自2007年第一次活動開始,一干就是12年。截至今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協會”已經在6個志愿者生態林基地種了2.8萬畝梭梭。
即便如此,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多的當地年輕人仍慢慢逃離民勤。被撂荒的土地越來越多。馬俊河擔憂的是,人沒了,綠洲誰來守?為了讓更多的當地人愿意留在民勤,馬俊河嘗試了一條“產業化治沙”的道路。于是,2010年,他注冊了合作社,找到當地農戶,來種植一些產量高、又節水的作物,比如民勤蜜瓜、紅枸杞、紅棗、釀酒葡萄等,還注冊了梭梭農莊等商標,通過電商幫助村民們將這些產品銷售出去,讓仍然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的農人獲得應有的回報,給予他們留守的理由,這正是馬俊河的另一種“治沙”思路。
“傻瓜”精神感動著每個人
不管是出于對環境問題的思索還是被這種“傻瓜”精神感動,從剛開始的單打獨斗,到越來越多志愿者加入,到現在,人們不再說他“傻”,小馬哥已經收獲了多方的支持,大家都愿意為了一個目標不懈努力。很多大型企業和公司,被馬俊河治沙的事跡所感動,紛紛聯系他,表示愿意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發揮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優勢和品牌打造特長,為民勤治沙增效付出努力。大家不僅種梭梭,還為農業經濟作物民勤蜜瓜取了個生動的名字——“沙瓜先生”。顧名思義:沙漠里的蜜瓜;寓意:越是在艱苦的地方,越需要吃苦的傻瓜。
2017年,“沙瓜先生”一經推出,就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在“開始吧”、“京東”等眾籌平臺得到極好的反響。同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積極落實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主動承接民勤治沙項目的配套公共服務,以“電商+快遞服務”為抓手,充分發揮了其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和線上線下渠道平臺優勢,一起全力打造“沙瓜先生”系列農產品的全國營銷網絡,為民勤生態扶貧鋪平了最后一公里路,為“沙瓜先生”走向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心植樹 用愛澆灌
今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協會聯合多方,從“3·12”植樹節開始,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構筑生態屏障,守護綠色絲路—西部青年在行動”春季植樹造林行動。在拯救民勤、生態扶貧的路上,馬俊河種樹治沙、產業治沙,是為了守護家鄉,以一顆公益之心眾志成城,為了全人類更好的生存環境在努力,他們守護的不僅是民勤綠洲,更是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地球?!耙悄芑畹?0歲,我就還能多干幾十年,我愿用身體阻擋沙化的腳步,把保衛家園這件事一直做下去?!瘪R俊河對記者自豪地說。蘭州晚報記者蘇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