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解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破題

來源:新華網 作者:新華網 發布時間:2007年06月20日 點擊數: [添加收藏]

2006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新農村建設如何破題,至少要解決好以下3個最實際的問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破題

1.新農村建設的錢從哪里來?據估計,要滿足農村道路、安全飲水、沼氣、用電、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扣除已建成的投資項目,全國平均每位農民需要投資約為1700元~4900元,全國都搞起來,大概需要4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初步預計,2005年國家財政收入將達到3萬億元左右,可用財力規模占GDP的比重近30%,具備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條件。
近年農民告別“皇糧國稅”,縣鄉財政出現800億元缺口,其中80%左右由中央財政承擔,20%左右由省級財政承擔。2005年國債支農資金比例比上年提高 2.4%。中央財政2005年安排293億元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農業科技進步、扶貧開發等;安排14億元支持農村合作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但這離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仍有較大差距。專家提議,可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里拿出一部分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2萬多億元,如果每年拿出10%就是2000多億元。按這一投入比例,15年就能投入3萬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投資,同時要調動企業和社會力量投入,并適當引導農民自主投工投勞。
2.如此巨額投資應該投向哪里?目前全國一半的行政村沒有通自來水,農村還有6000多萬人飲用的是有害水,60%以上的農戶沒用上衛生廁所。全國農業主灌區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中低產田占全國耕地面積的65%左右。目前占全國總人口近60%的農村居民僅享用了20%左右的醫療衛生資源,9成左右農民是無保障的自費醫療群體;農村中學生是城市中學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國家中學教育經費僅占38%。
農民期盼什么,錢就應投到哪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新農村建設必須尊重農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義。
3.如何調動基層干部和農民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要使基層縣鄉干部真正投入“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必須改革當前各地以GDP論英雄、以招商引資論政績的領導干部考核體系。還應加強農民的合作能力和基層的組織建設,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使國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投入能夠落到實處。溫家寶總理曾明確指出,包括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在內的農村綜合改革,是解決當前農村許多問題的關鍵。農村綜合改革應重點突出兩大目標:一是建立農村公共財政體系;二是改革與完善鄉村治理結構,在鄉村建立起有效的、真正由農民群眾參與的制衡機制。此外,戶口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應推進,以盡快解決城鄉分離的體制性矛盾。

[ 打印文章 ]
综合热の国产热の潮在线_jizz国产在线_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下载_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A
<td id="88esq"><option id="88esq"></option></td>
  • <wbr id="88esq"></wbr>
  • <option id="88esq"></option><tr id="88esq"></tr>